总计 1,495 阅读
虽然说再过几天, Windows 10 就要迎来发布四周年的日子了,但随着一次次更新,Win10 变得越来越庞大(臃肿?),功能越来越复杂,bug 也越来越多。相信有很多小伙伴还在坚持 1803 甚至 17xx 版本,毕竟谁也不想用个电脑整天死机、卡顿,或是出各种小问题吧。不过有 LTSB/LTSC 这类分支版本的存在,Windows 10 的稳定性貌似也不是太大的问题?
总计 1,495 阅读
虽然说再过几天, Windows 10 就要迎来发布四周年的日子了,但随着一次次更新,Win10 变得越来越庞大(臃肿?),功能越来越复杂,bug 也越来越多。相信有很多小伙伴还在坚持 1803 甚至 17xx 版本,毕竟谁也不想用个电脑整天死机、卡顿,或是出各种小问题吧。不过有 LTSB/LTSC 这类分支版本的存在,Windows 10 的稳定性貌似也不是太大的问题?
总计 1,597 阅读
首先需要刷好修改版的、支持 8 代的 BIOS,具体操作参考我之前的一篇文章:蓝天 P750DM2-G 升级支持 8 代 CPU 刷 BIOS 教程
总计 947 阅读
前几天跟朋友开黑玩 Stellaris ,无意中说起来 《红色警戒 2》这款游戏,又一发不可收拾了起来,重新开始玩这款游戏。但是游戏太老,不能在 Win10 下正常运行,其分辨率也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,所以需要经过适当的调节,让这款经典的老游戏在新平台上完美运行。
总计 935 阅读
1978 年 Intel 推出 8086 系列处理器,开创了通用、高效的 x86 架构,一直沿用到现在,直接推动了个人电脑和整个计算机行业的发展。没错,就是下图这不起眼的小芯片。
40年之后,全新的 Core i7 – 8086K 诞生。作为一款 40 周年纪念处理器,相比于 8086 ,它的制程工艺、晶体管规模、时钟频率等等,都高了不知道多少倍,性能的提升更加恐怖;同时, i7 – 8086K 还是 Intel 历史上首款主频高达 5.0GHz 的处理器。 继续阅读Intel 8086 处理器 40 周年 —— 从 8086K 看 Intel 处理器性能提升
总计 3,802 阅读
再次感谢准系统吧各大佬的付出!
BIOS 作者 dsanke 原帖及 BIOS 下载地址 (2018/11/22 已修复 404 | 2020/05/12 移除链接,原因为作者删帖):点击打开
本教程仅作为 dsanke 提供教程的补充,一些操作细节和常见问题请自行参考!
需要准备的内容:可 UEFI 引导、文件系统为 FAT32 的 U 盘(请自行寻找制作方法,较为简单,不再赘述),编程器(避免意外),待刷入的 BIOS 文件及刷入工具。
接下来就是刷入步骤。 继续阅读蓝天 P750DM2-G 升级支持 8 代 CPU 刷 BIOS 教程
总计 4,075 阅读
高端准系统的一大好处,就是各元件随便换。
不论是台式机还是笔记本,这么多年来,一直在用 6-bit TN 面板的显示器,最多也就是个 6-bit + FRC 的假 8-bit TN 面板,眼睛可以说是一直受到“摧残”了。
上大学,入准系统的时候,配了一块 72% NTSC 120Hz 刷新率的所谓“电竞屏”(型号为友达 B156HTN05.2 ),到手体验倒还不错,尤其是高刷新率带来的顺畅感的确够惊艳,即便是 6-bit TN 面板,由于 72% NTSC 色域的加持,效果在一众笔记本屏幕中,也算出色。
可是追求广色域的梦还在啊。 继续阅读蓝天准系统 P750DM2-G 升级 4K 屏记
总计 1,001 阅读
经过了上期的MS-DOS环境配置,我们终于可以通过MS-DOS界面打开Windows 98的安装程序咯。
打开目录之后,输入setup.exe执行安装程序
总计 3,106 阅读
虽……虽然有太多不兼容和奇怪的Bugs.
用到的软件和镜像:VMware Workstation Pro 14(VMware-workstation-full-14.0.0-6661328.exe),Android-x86_64 7.1.2(android-x86_64-7.1-rc2.iso)。
系统环境:
Windows 10 Enterprise x64 Version 1703 (Build 15063.674)
Intel Z170 Motherboard
Intel Pentium G4600 Processor (Support Intel VT, VT-d, VT-x with EPT)
8G DDR4 2400 (15-15-15-36-2T) Memory
NVIDIA GeForce GTX 1060 (6GB)
SAMSUNG CM871a 128GB SSD
下面就说怎么安装吧。
总计 952 阅读
从接口角度讲,现在SSD无非两大阵营:PCI-E和SATA。一部分人说SATA SSD性能已足够普通用户使用,另一部分则强调PCI-E SSD漂亮的测试数据。我们当然不可否认PCI-E SSD的性能,但这性能到底是否是SSD的真实性能呢?
说到底,我们在讨论的,就是SSD的性能一致性和持续性问题。 继续阅读SSD 的真实性能讨论